恪守统计职业道德,坚守统计法律底线——新修改《统计法》“15个不得”要记得
2025年05月06日 05时23分
【字体:大 中 小】
【打印本文】
恪守统计职业道德,坚守统计法律底线——新修改《统计法》“15个不得”要记得
2024年9月13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》的决定,修改后的统计法新增加3条、修改21条。其中明确规定了“15个不得”是禁止性条款,这些条款明确了在统计工作中必须遵守的法律底线,一旦触碰这些底线,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我们要恪守诚信诚实的统计职业道德,坚守统计法律底线,守牢统计数据质量生命线。
针对领导干部的“4个不得”
《统计法》第七条规定:
地方各级人民政府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的负责人,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、整理的统计资料;
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机构、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、人员伪造、篡改统计资料;
不得明示、暗示下级单位及其人员或者统计调查对象填报虚假统计数据;
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、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打击报复。
《统计法》第十一条规定: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、工作秘密、商业秘密、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,应当予以保密,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;
《统计法》第三十二条规定:
统计机构、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,如实搜集、报送统计资料,不得伪造、篡改统计资料;
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;
不得有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。
《统计法》第八条规定:
国家机关、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,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,真实、准确、完整、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,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;
不得迟报、拒报统计资料。
《统计法》第十二条规定: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、物质利益或者职务职级等晋升;
《统计法》第二十八条规定: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、泄露,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;
《统计法》第三十九条规定: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,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,提供相关证明和资料,不得拒绝、阻碍检查;不得转移、隐匿、篡改、毁弃原始记录和凭证、统计台账、统计调查表、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相关信息